1017 字
5 分钟
博客|序
2025-08-24
无标签

想了很久,应该怎么介绍我的博客呢?

是列一份提纲?讲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小故事?还是先交代清楚立场与方法论?

或许,烦恼“如何介绍”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暴露出太多的犹豫与克制。

后来我想,不如就让这份犹豫,干脆成为序言的一部分。

我写博客,从来都不是为了迎合谁、解释什么,更不是为了取悦某种想象中的读者。在这里,我无需调和所有的矛盾,无需阐明全部的视角,也无需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舒服。

写,就是我的立场。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当然,说到底,我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复读前辈们的思想和观点罢了。

大专杂役瑟缩角落;

民办本科沉默不语;

二本散修低垂头颅;

一本学子看向211宗门,眼神羡慕;

211门生却削尖脑袋往985大宗门里挤;

而当你侥幸考上末流985时,你就会发现华五C9的光芒压得你喘不过气;

若你真问鼎华五,抬头看,京城中双日凌空。

或许你是真正的天才,清北中的佼佼者,他们告诉你,世界不止中国。

当你最终成为这一世最不折不扣的天才,你会发现欧拉,黎曼,还有7岁因为想快点放学而创造求和公式的高斯,早已在山顶等候多时。

世间不缺天才,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面对人世间无数真正的天才,我越去阅读和写作,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无论是社会理论、技术观察、资本逻辑,还是日常思考,那些让我感到新鲜、激动、恍然大悟的洞见,多半在他人那里早已说得更加透彻、更具体系。我只是不断地阅读、剪贴、拼贴、加工,再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组织、重新表达。

有时我会怀疑,这是否只是一种剽窃式的写作?

但也有时候我想,也许我们这个时代太执着于“独立思考”了,执着到几乎忘记了一个事实:思考本身就是在话语、在权力建构的框架中发生的。

我们使用的语言、接受的范畴、被训练出的感知方法,早已深深刻着前人的思想痕迹。所谓探求,往往不过是在既定路径上的有限偏离;而如果能在这偏离之中,稍稍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就已是善莫大焉。

或许,即便只是复读,也仍然发生在一个个具体的身体与语境之中。那些击中我、让我久久沉思的片段,在我手中被再次书写,也许就会因此带上某种独有的温度,或许可以在某个微小的瞬间,恰好启发某个具体的人。

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持续写,持续记录。

愿所有的迷茫与抚摸,也有它独特的意义;探求与记录,本身就是答案的一部分。

至于这篇博客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会有怎样的轨迹,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它正在发生;

重要的是,这份发生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值得被记录的小小坐标。

写吧。

就这样继续写下去,或许久而久之,思考的墙会慢慢松动,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也会在反复的拆解与重组中慢慢生长起来。

快速链接:

博客|序
https://www.lapis.cafe/posts/blog-welcome/
作者
时歌
发布于
2025-08-24
许可协议
CC BY-NC-SA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