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通讯-第八期:悬而未决之事、时间窗口与结婚户口的思考

37

一、消解悬而未决之事带来的焦虑感

我们经常会对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感到焦虑,这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本能,悬而未决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可能有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我们的本能自然会驱使着大脑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如果自己的能力阅历找不到,则会直接导致潜在的焦虑烦躁。

但生活中往往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个世界不可能专门按照某一个人划定的秩序去运转,计划刚有雏形的时候不可能指望决策者和参与者马上敲定,事情不可能有了开头就立马有结局。

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

  • 做事之前就想想自己的损失底线在哪,风险和相对的利润空间是否匹配?多做一些预案,尽人事之后方能听天命。
  • 不理会自己介入不了的事情,最多只是等待一个结果(从源头减少需要考量的事情)
  • 提高自己的洞察力与预判能力(能够根据手上现有的信息和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做一个相对可控可信的预判,压缩未来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与之相伴的风险成本)

如何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预判能力又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了。终归需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权力来源于信息,不断提高自己手上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然后多做一些预判的训练,及时修正自己的认知框架,洞察力自然会逐渐提高。

洞察力实际上代表着我们拟合世界的能力,洞察力越强,对于未来的拟合能力越强,一些判断也会越接近事情未来真实的走向。

二、时间窗口与周期性

Weekly通讯第六期里讲了一个奥弗顿窗口的概念,大意是一个政治议题是否能被大众接受存在一个时间的窗口期,可能你这个时候不推动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不仅仅是政治议题,基本上所有的社会活动均有其窗口期。继续把视角拉长,历史和现在实际上表现为大周期叠加小周期,大窗口叠加小窗口。产业趋势叠加资本周期,使得任何产业都有其周期性规律,传统资源产业是如此,科技产业亦非例外。大周期实际上是一个存在连续性的整体。所以,在判断一个产业当前的发展周期,首先必然是要拉长时间维度,对其过去的产业周期做一个定调,再来根据现有表现做出最新的周期判断。

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潜力的小孩太多了,都知道自己有天赋有潜力,但现在是下行周期,世界实际上没有那么多把潜力兑换成实力,把实力兑换成成就,把成就兑换成钱的空间。现在很多场景就是处在零和博弈的困境下面,这个是目前基本没有办法去解决的,我们作为芸芸众生的一份子除了直接开躺外没有办法跳出这个循环。

此外,就像我之前一直讲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混沌模型,开展宏观一点的演算还可以抓住几个关键变量去搞判断,而短期内变量就太多太复杂,一般人很难去拟合出一个真的符合未来走向的结果。

三、从结婚不需要户口本看未来社会的原子化趋势

8月13日有一条新闻,《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民政部网站全文公布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都不再需要户口簿。

这种变化与我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演变历程密切相关。我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最初是 “宗族式” 社会,皇权不下乡,基层社会治理依靠乡绅和宗族自治。后来工业化、城镇化浪潮冲破了传统的乡野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社群纽带不断被削弱,随着工作方式的灵活化和流动性增加,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社群或地点生活和工作,大量新市民组成了更小的家庭,也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认知中的 “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天然的最小单位就是三个人,加上父母就是七人)。

在高速现代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加持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老人的寿命延长,此阶段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为“1+2+4”的特征,即一个孩子,两位大人,四个老人,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最熟悉的结构。

那么,现在乃至于未来呢?结婚不需要户口本又代表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

户口本起源于改革开放前的城乡户籍制度,在家庭设计中本质上是承认“上一辈一家之主的权力”。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户口本的所有者(父母)天然且正当的被赋予了决定子女未来户口迁移,乃至于同意是否结婚、和谁结婚的权力。尽管在现实操作中这一权力会被社会道德、亲朋关系乃至于子女本身所抑制,但终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分配。这一分配模式伴随着千禧年后中国的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愈发显得不合时宜,将个体的命运过度与原生家庭的决策紧密捆绑,这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从社会学理论框架审视,户口本及其背后代表的户籍制度,不仅仅是家庭结构和社会权力分配的体现,更是宏观社会结构与变迁的缩影。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户籍制度如社会机器中的关键框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通过城乡价值输送来配置资源,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保障工农现代化的劳动力需求配置。但在改革开放资源由市场配置,那么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就形成了系统性的社会不平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质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从经济基础角度,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也导致跨地域的家庭分离,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使得年轻一代难以负担大家庭的生活开支等因素使得子女同父母分开的经济社会因素已经成熟。而现在结婚不需要户口本,代表着中国从顶层制度设计上剥夺了户口本户主对于子女婚姻的决定权,这从制度方面推动了更小家庭结构的产生(从 “1+2+4” 过渡到 “1+2” 乃至于 “0+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作用,未来社会小家庭、无家庭化和个体原子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对户口本和背后户籍制度权力结构的松绑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也是对个体主义的一种制度性回应。未来劳动力乃至性资源的配置如何设计,如何改革都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摘录

  •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向教员致敬
  • 为什么长期项目胜过短期项目:
    (1)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玩短期游戏。如果你玩长期游戏,你会因此获得优势。
    (2)这是因为,如果你做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回报应该跟其他人差不多,只能保证你获得平均结果,除非你很幸运。
    (3)要想获得高于其他人的回报,你要么做不同的事情,要么以不同的方式做事。
    (4)选择很少人玩的长期游戏,你更容易获得高于其他人的回报。这不是因为它更简单,事实上它更困难,但是你每天都投入去做困难的事情,会使得明天变得更容易。
    (5)长期游戏最困难的地方是第一步。你必须愿意承受当前的痛苦,才能让明天变得更容易一点。
    (6)在长期游戏中,你每天只能创造出一点微小的优势,它不明显但不意味着不存在。
    (7)你不能在所有事情上都进行长期游戏。你需要选择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做一个长期规划,然后长期投入。
  • 王传福多年前关于造车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勇气。 他说很多企业因为不了解,会把技术想象到令人畏惧的高度,这种畏惧正是对手给后来者营造了一种产业恐吓。他们不断地告诉你做不成,投入很大,研发很难,直到你放弃。其实你解决不了的不是因为你没有能力,而是你缺乏勇气。 来源于雷军的年度演讲
  • 以太坊创始人之一的 Vitalik Buterin 在2017年曾经提出,区块链存在三难困境:无法同时实现去中心化、可扩展性和安全性。